炒股玩杠杆 创造历史!单日爆买224亿元

发布日期:2024-12-10 01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炒股玩杠杆 创造历史!单日爆买224亿元

网上配资股票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高收益潜力。通过放大本金,投资者可以获得比普通股票交易更高的回报。例如,如果投资者以10倍杠杆进行交易,那么其收益率将是普通交易的10倍。

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金额创历史新高。

4月26日,北上资金当日净买入A股224.49亿元,创陆港通2014年开通以来单日净买入新高。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13.23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111.26亿元。至此,本月以来北上资金净买入A股金额达到37.45亿元,扭转了4月份净流出态势,连续3个月净买入A股。

与此同时,北上资金成交额1609.35亿元,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累计成交额达到126.09万亿元,首次突破126万亿元整数关。

北上资金一直被认为是“聪明资金”、外资风向标。在外资大举买入推动下,A股市场情绪亢奋,全天成交金额超过1万亿元,两市逾3800只个股上涨。

截至26日收盘,沪指上涨1.17%,深证成指上涨2.15%,创业板指大涨3.34%,科创50上涨2.58%。

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金额创历史新高

近期,A股市场情绪持续回暖。北上资金大幅净买入A股,又为A股增添一把火。

2014年11月17日,沪港通正式开通,沪深两地资本市场迎来了互联互通的时代。2018年至2021年,是北上资金净买入A股的高峰期,每年净买入A股金额分别为2942亿元、3517亿元、2089亿元和4322亿元。

近年来,受各种因素影响,外资机构对A股态度以谨慎为主,2022年以来,北上资金净买入A股速度明显减缓。2022年和2023年北上资金分别净买入A股900亿元和437亿元,相比此前动辄一年千亿元的净买入金额大幅缩减。此外,2023年8月至今年1月,北上资金更是连续6个月呈现净卖出态势。

好在A股市场投资价值逐步凸显,市场底部区域明显。无论是资金流向还是市场观点,对A股市场看好的声音越来越多。

在今年1月北上资金净流出A股145.06亿元后,2月和3月北上资金分别净买入A股607.44亿、219.85亿元。

从今年年初资金流向来看,北上资金对A股态度从保守转向积极。今年已有7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净买入A股百亿元以上,均发生在2月份以后。北上资金今年2月份大额净流入A股607.44亿元,月度净流入创12个月新高。

随着4月26日超200亿资金净买入A股,彻底扭转了4月北上资金净流出的态势,本月净买入A股37.45亿元,连续3个月净买入A股。今年已累计有719.68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,超过去年全年的437.04亿元。

A股市场交投活跃,当日成交额再度超过万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明显放量。

从板块来看,受国联证券收购民生证券消息刺激,券商板块全面爆发,方正证券(601901)、首创证券、中国银河(601881)、中金公司等多股涨停;保险板块、互联网金融概念走强,华金资本(000532)、鲁信创投(600783)、财富趋势等涨停。黄金概念继续大涨,西部黄金(601069)、湖南黄金(002155)涨停;地产股午后走高,南国置业(002305)、大名城(600094)涨停,保利发展大涨8%。不过,银行板块逆势下跌,沪农商行、江苏银行(600919)跌幅均超过6%。

市场情绪转暖,资金回流

近期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,均迎来放量大涨。

华夏基金分析,直接原因是资金层面改善,这是股市上涨的直接支撑,日元快速贬值使得日经指涨幅领跌发达市场,部分资本近期重新回流,在此背景下港股“迎风”上涨,A股亦受益于回流资金。

A股、港股在悲观中连续下行,当前在全球范围的估值非常便宜。华夏基金认为,近期港股、A股均迎来大幅净流入,尤其银行、有色等经济关联品种配置资金流入较多,表明海外机构投资者也逐渐调整预期从悲观到中性偏乐观。

此外,港股市场的连续回暖,也为资金借道陆股通买入A股提供信心。

腾讯、美团、香港交易所等标志性个股本周均上涨10%以上,投资情绪逐步转暖。港股在连续下跌多年后,华夏基金分析,配置价值显而易见。虽然历史上积累了较多“受伤”资金,投资者观望情绪较强,但考虑到全球资本流动利多港股,经济逐渐恢复仍是趋势。

“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高盛和瑞银近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乐观态度,显著提振了市场情绪。”同泰表示,在当前全球资本市场面临波动之际,这些银行的看好立场为A股市场注入了信心。特别是在美国股市的人工智能(AI)板块存在泡沫争议,以及日本股市估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这无疑增强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,尤其是创业板的估值已处于相对较低水平,吸引了大量机构资金的关注。在连续出逃之后,北向资金卷土重来,

机构:核心成长强势归来

此外,随着北上资金持续净买入A股。此前调整幅度较大的A股“核心资产”、“白马股”股价亦迎来反弹。

东吴证券表示,市场风格的切换往往由增量资金主导,北上资金素来“以大为美”偏好成长白马,且作为“先觉资金”入市、先手掌握“风格定价权”,故北上资金流入会导致成长风格相对占优。具体数据来看,截至2024年2月,陆股通有接近40%的持仓为茅指数、宁组合成份股,且结构上显著超配“老成长”风格的食品饮料、电力设备等板块,2023年全年净流入的前三大行业分别为电子、汽车、电力设备,均说明北上资金的“成长属性”较为明显。

具体数据来看,2024年年初以来,各大指数宽幅振荡,其中2023年表现较强势的小市值指数如中证2000,出现了较大调整。而以上证50、沪深300为代表的盈利相对稳定的主板指数,在较低的估值和较高的股息率以及经济相对稳健增长的背景下,表现相对强势。

临近4月末,上市公司一季报和年报逐步披露完成。诺德基金基金经理郭纪亭表示,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经营情况逐渐明朗,多数行业盈利状况有望随着宏观经济恢复而持续改善。同时结合宏观指标和市场整体合理偏低的估值水平,对未来A股市场仍持较为积极的态度,未来国内权益市场的合理回报仍值得期待。

华夏基金认为,一季报落地,通信、计算机等板块超预期,低配成长板块的资金有明显的仓位回补诉求;更多国内产业趋势在成型,并且在全球占领优势地位。半导体、人工智能的国产替代;在新国九条发展与质量并重的纲领下,券商的融合做强;支持地产合理融资与限购松绑;支持创新药的准入政策与医保支付政策等。“红利指数”短期见顶回落,场内资金转向低位资产。市场正在形成新共识,及时转变的投资者将获得市场回馈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券商中国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炒股玩杠杆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